金葉女貞的病蟲害防治是確保其健康生長和良好觀賞效果的關鍵。以下是一份針對金葉女貞病蟲害的全面防治攻略:
一、病害防治
褐斑病
種植初期用五氯硝基苯或福爾馬林消毒土壤。
生長期不宜多用氮肥,增施磷鉀肥,增強植株抗性。
發病期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防治,每周噴一次,連續用藥3-4次。
癥狀:發病初期葉片出現褐色小斑,周圍有紫紅色暈圈,隨著氣溫上升,病斑可能相連,導致葉片焦枯脫落。
病原:由半知菌亞門絲孢目鏈格孢屬病原真菌引起。
防治方法:
煤污病
加強生長期修剪,避免苗圃高溫高濕的環境。
前期要及時防治山西品粉蚧和康氏粉蚧等害蟲。
如有煤污病發生,應使用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%代森錳鋅400倍液或50%退菌特可濕性顆粒600倍液進行防治,每7天一次,連續噴3-4次。
癥狀:主要危害葉片和枝干,初期在葉片上形成圓形黑色霉點,有的沿主脈擴展,此后逐漸增多,形成大片黑色覆蓋物,嚴重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。
病原:病原菌為半知菌類真菌中的煤炱菌。
防治方法:
立枯病
栽植前應對土壤進行消毒。
不引進帶病苗。
發病初期用75%百菌清可濕性顆粒300倍液或70%甲基托布津500倍液灌溉,每10天一次,連續灌溉3-4次。
及時拔除帶病苗并燒毀。
癥狀:導致植物失去光澤,葉子枯萎,樹枝和表皮容易脫落,地下部分的根會枯萎和折斷。
病原:由半知菌類真菌尖孢鐮刀菌侵染所致。
防治方法:
枯萎病
加強栽培管理,增強植株的抗性。
5月中下旬對重點發病區域進行噴藥預防,可用代森鋅、代森錳鋅等保護性殺菌劑。
發病后可用50%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-600倍液、75%甲基托布津600-700倍液、75%百菌清600-800倍液等殺菌劑進行澆灌,每10-15天澆灌一次,連澆6-7次,藥劑要交替使用。
癥狀:葉片萎蔫下垂,失去光澤,逐漸枯黃,整個植株枯死;地下部分表現為須根枯死。
病原:一種真菌性系統侵染型病害。
防治方法:
二、蟲害防治
粉蚧(如金葉女貞粉蚧、山西品粉蚧、康氏粉蚧等)
合理密植,為后期生長留出較充足的空間。
加強管理,適時澆水、施肥,促使植株健壯。
在若蟲盛發期至成蟲盛發期,用40%速撲殺1500-2000倍液、10%吡蟲啉2000倍液、40%氧化樂果1000倍液等噴霧防治,連續噴施2-3次。
危害方式:成蟲和若蟲多集中在葉片、葉柄和枝條等處刺吸植物汁液,誘發煤污病,引起提早落葉,嚴重時造成枝株死亡。
形態特征:雌成蟲體橢圓形,全身覆被白色蠟粉;雄成蟲體較小,有翅。卵橢圓形,橘黃色,卵囊灰白色,棉絮狀。若蟲初孵時橢圓形,老齡若蟲足發達,尾端有白色長短蠟絲各一對。
發生規律:一年發生多代,以若蟲在樹皮縫、翹皮下等處越冬。
防治方法:
卷葉蛾(如褐帶卷葉蛾、蘋果痣小卷蛾等)
在幼蟲期噴灑Bt乳劑、滅幼脲3號、除蟲脲、1.2%煙參堿、10%氯氰酯乳油等藥劑進行防治。
危害方式:幼蟲吐絲卷葉取食葉片,造成葉片缺刻和孔洞。
防治方法:
蠐螬
用堆肥、廄肥做基肥時,要充分腐熟后施用。
危害面積較小時,可挖出苗木根際附近的幼蟲。
利用成蟲的假死性或趨光性進行捕殺。
在成蟲取食危害期或幼蟲危害期,噴灑或澆灌殺蟲劑進行防治。
危害方式:是金龜子的幼蟲,咬食金葉女貞的根部,造成植株長勢衰弱或死亡。
發生規律:一年發生一代,以成蟲或幼蟲的形態在土壤中越冬。
防治方法:
其他害蟲
如六星黑點豹蠹蛾、咖啡木蠹蛾、霜天蛾、桑褶翅天蛾、美國白蛾、女貞潛葉跳甲、黃環絹須野螟等,可根據其發生規律和危害特點,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。
三、綜合防治措施
加強養護管理:合理施肥,科學澆水,增強植株的生長勢及抗病能力。
及時修剪:修剪病弱枝、徒長枝等,減少養分的消耗,提高植物的抗寒能力,并改善通風透光條件。
藥物防治:在病蟲害初期,及時使用殺菌劑或殺蟲劑進行防治,注意藥物的濃度和使用頻率,避免對植株造成藥害。
改善環境條件:保持苗圃通風透光,降低濕度,減少病蟲害的發生。
綜上所述,金葉女貞的病蟲害防治需要采取綜合措施,加強養護管理,合理修剪,及時防治病蟲害,以確保其健康生長和良好觀賞效果。